2022-04-01 12:40:17 来源:500彩票网 责编:ningzw 点击:
标签:
上一节:和你一起看宋史(35):释兵权 并不是一杯酒那么简单
释兵权,只是赵匡胤内部改革的一部分,他的终极目标是收回地方节度使的权利,将权利集中到中央,集中到皇帝手里。
历史上任何改革都会阻力重重,改革的本质,其实就是从既得利益者手里分出一些,甚至大部分利益,给其他人。因此,肯定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而反对的力量往往非常强悍。
赵匡胤生活的时代,虽然没人整出个《卸磨杀驴!老将集体回家养老》或者《前途未卜!四方未平将军已卸甲》之类的自媒体文章质疑释兵权的合法性和可行性。但是赵老大同样会面临旧势力的压力和质疑,面对这些,需要强悍的性格与实打实的战绩。
赵匡胤的强悍和柴荣不同,柴荣是那种力压千钧的强悍,让你不能不服。而赵匡胤的强悍,还透出一些让人难以捉摸的诡异,让所有人不愿意与他为敌。
赵匡胤不止一次说过,:“谁杀了我,就可以做皇帝”。除了那次在小树林里,宋初,他还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而且身边卫士很少。其他大臣们都觉得赵匡胤这样的做法十分危险,宋朝刚刚建立,民心不齐,万一有刺客出现,那宋朝怎么办?
赵匡胤缓缓的给大臣们说:“谁能杀了我,谁便是真命天子,我没法阻止,也阻止不了。”
一次赵匡胤的车队外出,当车队行驶到一个叫做大溪桥的地方,突然从远处射来一枝冷箭,直奔赵匡胤而去,可惜这只箭没有射中赵匡胤,而是射中了赵匡胤头顶上的御用黄伞,负责守卫的禁卫军大惊失色,立马有一部分侍卫将赵匡胤围起来,以防不测。
其他人四散搜寻放冷箭的刺客,可惜没有找到,赵匡胤身边的近臣请求赵匡胤下诏大肆捉拿搜寻刺客,赵匡胤不答应,他反而扯开衣服露出胸膛,大笑着说道:“让他射,让他射!”。之后,再也没有人刺杀过赵匡胤。
这份胆识与豁达,与年轻时候的唐太宗有一比。相传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将李世民作为最大威胁。一次狩猎,太子故意牵来一匹没有驯服的烈马,对李世民说:“这是我刚刚得到的胡马,能跨越数丈宽的沟涧,二弟善于骑射,不妨驾驭看看,”
李世民接过缰绳,想都没想,就一跃跳上马背,鞭子一挥,胡马飞一般奔了出去。
李世民正恣意狂奔,追赶前面一头麋鹿,李建成和李元吉跟在后面,相视一笑。很快,他们期待的一幕发生了,那匹胡马突然身体一蹶,两条前腿跪曲在地,李世民从马背上飞了出去。
李建成正窃喜,抬头却目瞪口呆,李世民稳稳当当落地,再次走到马前,跃身上马,如此几番,胡马被驯服了。
事后,李世民笑着对身边的宇文士及说:“有人想用一匹马杀我,奈何生死有命,他岂能杀的了我。”
有人将这话告诉太子,太子通过后宫嫔妃,传到李渊耳朵,变成:“我有天命,方为天下主,岂能浪死”。李渊因此怒斥了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后,还和士兵较量箭法,大臣劝他,唐朝的士兵有很多其他民族的人,籍贯复杂,小心有人暗箭弑君。
李世民哈哈大笑,朕视天下万民皆为赤子,无所分别,何来提防!
这就是强者的自信,像蒋委员长那种喜欢搞小动作的人,基本都是内心恐惧,总怕自己的被人抢走了,因此明里暗里都要镇压,但是却野火烧不尽。真正的强者,有一种我是雄主,尓辈能奈我何的霸气,气势上首先让人胆寒,敌人反而少了。
勇气有了,战绩也有了,李筠和李重进造反,赵匡胤都亲征,将叛乱平了。
赵匡胤释兵权的同时,开始改革军制。石守信侍卫马步军都指挥被罢免后,赵匡胤将马军与步军分开,各自为政。这样,原来的殿前司和马步军司变成了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三帅”。两司变三帅,这样,你们要联合起来阻力就大了吧。
赵匡胤又在“三帅”下面设立“四卫”,殿前司的铁骑卫,控鹤卫;马军司的龙捷军,步军司的虎捷军。
“四卫”下面又设置了四厢都指挥,进一步分散四卫的权利。
如此细分,这些都指挥也仅仅拥有掌兵的权利,而没有调兵的权利。就是平常对军训练,值守,赏罚又你们掌握,但是真的打仗了,你要去找枢密院调兵。枢密院成了全国最高的军事统治机构,而枢密院只接受皇帝的命令,实际由皇帝决定哪位将军统兵出征。
这也是为什么赵普为赵匡胤谋得天下,却迟迟没有升任宰相,却在枢密使的位置干了两年多原因,因为,调兵的权利在枢密院,不在宰相,而宋初仍然与五代十国一样,兵权大于一切其他权利。
这样的改革,在赵匡胤时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赵匡胤本身就是将军出身,知道谁能打仗,谁不行。将军由皇帝亲自任命,一点问题没有。而且赵匡胤每次在将军出征,还能耳语密授此次出兵的关键点。但是等到了太宗皇帝,赵老二没有实战经验,兵书倒是看过,却没有韩信那样的领悟,皇帝不会打仗,这样的兵制就有问题了,这也是宋朝从赵匡胤死后就被动挨打的原因之一。
任何朝代,当中央政府被打垮之后,就进入了地方武装与敌人对抗的阶段。典型的太平天国运动,朝廷无力抵抗了,地方武装的湘军、楚军、淮军登上历史舞台。
而宋朝,因为赵匡胤的一系列改革,导致地方势力太弱,一旦中央军被击溃,地方就没有组织武装反抗的能力了。
北宋末年,金军所以能够直捣黄龙,就是因为地方势力太弱,一路上没有阻挡。朝廷被一锅端之后,没人管了,陷入地方割据。张家军(张俊),韩家军(韩世忠)、刘家军(刘光世)、吴家军(吴玠、吴璘)、杨家军(杨沂中),岳家军(岳飞)迅速崛起。但是后来又被高宗打压了,岳飞惨死,其他死的死了,卸任的卸任,交出兵权的交出兵权,南宋重新将兵权集中。可是等到蒙古灭南宋的时候,地方武装更弱了,朝廷被灭,地方几乎组织不起来抵抗。
赵匡胤改革的一切目的,就是杜绝将军拥有自己的武装势力。他的义社兄弟,被赐予殿前都指挥使,贵为“三帅”之一的韩重赟因为被人告发拥有亲兵(只是怀疑,没有真凭实据),就差点被赵匡胤砍了。
还记得之前柴荣攻打寿州,久攻不下,有一天,赵匡胤领着一帮人划船到了寿州城下,城上一阵箭雨,眼看赵匡胤要被射中,一个叫张琼的推开赵匡胤,替赵匡胤挡了一箭。
对于张琼的壮举,赵匡胤当时感动一塌糊涂,从此也把张琼引为心腹干将,可以说是嫡系中的嫡系,张琼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对赵匡胤一直是推心置腹,可以说是毫无保留。
赵匡胤称帝后也没有亏待张琼,让他擢典禁军,一直升迁到了爱州刺史,不得不说这是很高的待遇了,而且在杯酒释兵权的时候,张琼没有请辞,赵匡胤也没有说什么。
张琼性情暴烈,没有城府,朝中看不顺眼的大臣,他张口就骂。赵匡胤有两个宠臣石汉卿和史珪,张琼常骂两位亲信为巫婆老婊。二人切齿痛恨,于是向赵匡胤诬告张琼养了上百个奴仆,图谋不轨,谁都不敢惹他。还说张琼诬陷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
张琼向赵匡胤进言,说赵光义结交朝臣,有不轨之心,赵匡胤听后,印证了宠臣的诬告,勃然大怒,下令石汉卿用铁器击打张琼的头,打的奄奄一息。
然后把张琼交给了御史审查,随后下令赐死了张琼,整个过程非常快,从中不难看出似乎是赵匡胤有意为之,而恰恰是赵匡胤对张琼的猜忌,导致忽略了张琼的进言。
张琼死了之后,派人去抄家,发现家无余财,只有三个仆人,并不是一百多个。赵匡胤就问亲信,你不是说他有一百多个奴仆吗,在哪儿呢?亲信说,张琼家的奴仆,一个就抵一百个。
赵匡胤于是给了张琼家一些钱,这件事就算结束了。
五代十国军悍如鸷,赵匡胤的改革,当然有人不服。因此,赵匡胤一次杀过二十九人,杀四十人,杀一百二十人。以此立威,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确定下来。
不过,赵匡胤做事不拘泥形式,鬼点子多,因此,他在位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军人的潜能,罢免几十个将军,对这个宋初的局势没有多大影响。
赵匡胤为了让士兵保持体格,防止懒惰,每到发军饷的时候,命令城东的兵去城西取粮,城西的去城东取粮,而且领军粮不准租用车子和脚夫,所有都必须自己搬回来,宋太祖曾经亲自登上石掖门审察这件事。
还有,因为宋朝主要武装集中在京城,也就是禁军。后面到了宋仁宗,有一次视察武器库,发现武器库搬运武器的通道很窄,只够一个人进出,大家搬运很不方便。仁宗很生气,问身边的人,为什么要把武器库的过道建这么窄?
身边人回答:“这是太祖的主意”。
仁宗还没想明白这其中的奥妙,想要扩宽过道,结果还没实施,禁军发生兵变,变军去武器库取武器,结果因为通道只能容纳一个人进出,守卫武器库的士卒将门关上,变军虽然人多,但是挤在过道,不能同时用力推门,结果很快兵变就被平息。事后,仁宗感叹:“太祖之智,非常人能够揣测”。
此前如何对付武将,赵普对赵匡胤说:“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赵匡胤这个人学习能力特别强,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之前赵匡胤跟着郭威,郭威也没单独教他,而且郭威身边的亲兵不只赵匡胤一个,却唯独赵匡胤能够从郭威身上学会打仗,学会驾驭别人,学会做皇帝的正确姿势。
武将的权利削的差不多了,赵匡胤转头伸手到赵普面前:“拿来吧”。
赵普愕然:“什么?拿什么”?
赵匡胤说:“权利啊”!
赵普愣了一下:“哦,好,给你吧”。
这时候的赵普已经是宰相了,宋初沿唐制,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
三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六部下有二十四司:
吏部:吏部、司封、司勋、考功
户部:户部、度支、金部、仓部
礼部:礼部、祠部、主客、膳部
兵部:兵部、职方、驾部、库部
刑部:刑部、都官、比部、司门
工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
至于这些司都是干啥的,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挺乏味的。
以上都是中央部门,到了地方,按级别设置路(赵匡胤时期叫道,后来改为路)、州、县三级,
为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
宋朝之前,宰相地位很高,上朝的时候只有宰相才有座位,而且有茶水伺候。汉朝有“三公坐而论道”之说,典型的,汉献帝早朝,自己坐龙椅,龙椅旁边有个椅子,上面坐着曹丞相。
隋唐时期三省大臣都是宰相职,权利很大,每逢朝议待遇都很好。到了宋朝,开始宰相是范质,也是坐着。但是范质是后周旧臣,为了保全自己,上书自贬,并请太祖撤掉宰相的座位,太祖应允,之后赵普当了宰相,但是座位就一直没有恢复了。
宋朝还好,宰相虽然站着,但是早朝只需要给皇帝鞠躬,到了大清,官员就难受了,不管年龄多大,都要下跪。历史啊,有时候是会倒退的。
乾德二年(964年),范质、魏仁浦、王薄三相请退,太祖独用赵普为相。为了防止赵普擅权,又以薛居正、吕余庆任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副手。
此外,宋初在学士院设翰林学士若干人,为皇帝起草诏书;翰林学士还侍从皇帝“备顾问”,可以直接向皇帝提出对国事的建策。
虽然用了很过文官,但是说赵匡胤重文抑武,也不是准确的。他一个武将出身,让他认可文官之乎者也那一套,怎么可能?
赵匡胤实际上是抑武却也并不太重文的,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人民深受其害。我让选干练的儒臣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便都贪浊,也抵不上一个武人。”
对于赵匡胤来说,任用文士仅仅因为他们可能产生的危害远不及武人来得大,更不会向武人那样危及政权的根本,这才是赵匡胤大面积使用文官的原因。
在地方,赵匡胤派文臣担任知州;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
中央的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三司使统领盐铁、度支、户部。地方设转运使,把地方收入大部分运送中央。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任甚重。不过正是这个原因,宋朝的地方城池一旦被包围,很快就投降了,因为城里没有多余的粮草啊。唐代一个地方州府,被围城可能坚持一年半载。宋朝城中的粮食大部分上缴中央,剩下的一个月都不够,地方的粮草是中央统一调度,因此,被围城后,是没有办法长时间抵抗的。
官职细分,相互监督,相互掣肘。这样,赵匡胤觉得还不够,他来个了官,职,差分离。
按照现在的理解,你一个县长,官职是县长,职级是县处级,干县长的活。但是宋朝不是,你一个县长,并不代表你就能行使县长的权利,你只是可以按照县长这个官职领取俸禄,而职也只是个荣誉头衔,有没有差事,要看朝廷是不是用你,给你派活。等到给你派活了,你才完成官,职,差的统一,有了官职权。
但是,你的差事可能是暂时的,朝廷随时可能派另外一个人接替你的差事,但是你的官职是保留的,你虽然没事做了,需要回家歇着,但是还是可以按照你官的级别领取俸禄。
除此之外,宋朝设立审官院,对官员进行考核,一年一考,三考为一任。不过他们考核和现在我们考核官员看政绩,看你修了几条路,建了几座楼,GDP增加多少……他们统统不看,只看你在任期间犯过什么错,只要你不犯错,就能一路升迁。
现在知道,文彦博,韩琦,司马光这样没干什么事的都当了宰相,范仲淹,王安石却后期被贬了吧。
除了考核,宋朝还设立御史台,对皇帝,朝廷和官员挑毛病。挑毛病这活其实不好干,谁都知道得罪人。但是宋朝的言官打鸡血一样,真敢说,也不停地说。因为,有硬性规定,每月至少挑一个毛病上奏,成为“月课”。如果一百天都没有挑出一个毛病, 对不起,罢免、降职或者罚款(辱台钱)。
而言官只要敢于奏弹,无论是否属实,一律有赏。
看到这,大家心里一定暗想,宋朝的官可真不好当。的确不好当,但是每个人都抢着当。就像大厂996,人人抢着进去一样,宋朝官员工资高啊。
绝对清廉,不捞外快的包青天——包拯,在任开封知府的时候,每月有30石的粮,60捆干草柴火以及1500贯的公钱,朝廷还给他划分了2000亩地,这些地他可以收租,并且不需要缴纳赋税。一年下来就是360石粮,720捆干草柴火,18000公钱和2000亩地的租金税收。至于龙图阁学士这一称谓每年也能带给他1656贯钱、46匹绫罗绸缎以及100两棉的实物收入。这些东西,折合到现在,人民币年收入1360万。妥妥一个比得上现在金融高管的年收入,而且人家这收入,都是正当收入,赚的心安理得。
而宋朝一个县令,月收入放在现在,折合人民币12.8万,年收入也有150万以上。
宋朝要大量用文官,这就涉及到文官的考核,科举。
科举,是一个令人有爱有恨的选人制度。
恨的人,因为觉得是因为科举,让中华的官场越来越死板,缺乏活力。儒林外史中一篇《范进中举》、鲁迅先生一篇《孔乙己》,将科举对人思想的禁锢和毒害写的入木三分。不过,这是科举的错吗,恐怕是因为大清把科举玩坏了。但同时,这样的制度,在一个朝代历经300年时间,不玩坏的确很难。
爱的人是因为,科举(现在是高考)是这个世界最公平的选拔的制度,同样的条件,同样的标准,用同样的方式选拔,作弊毕竟只是里面极小概率的个体事件。
在有科举之前,选人制度最公平的是曹丕采纳陈群意见,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如果大家看过《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肯定有印象。那里面,司马懿和陈群一直力推九品中正制,但是司马懿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教育公平,而是为了选拔氏族子弟,对抗曹家宗亲。
看到这里,明白了吧,九品中正制,其实也基本是在氏族子弟中选拔人才,穷人的孩子,通过这个被选出来,太难。有人可能会举例邓艾,邓艾就是通过九品中正制被选拔出来,做了屯田令,后来一步一步高升。不过,大家只知道邓艾家里很穷,与母亲相依为命。电视里没说,邓艾出生在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家庭,只是由于战争,家道中落。不过,邓艾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看见没,即使是穷人,也是没落的氏族子弟。
而在九品中正制之前,你要想当官,为国效力。对不起,不看你有多大能耐,要看你生在谁的肚子里。因为之前采用的是推举制,做官需要有名望的人推举,而你如果没有出生在贵族豪门的家庭,有名望的人怎么认识你,知道你有才能?当然,如果你没有出生在豪门,也有一条路,可能性极小,就是你要找一个有名的老师,比如苏秦,虽然家里以务农为生,但是人家师从鬼谷子,有一帮厉害的学哥学弟,即使这样,苏秦也是历经磨难,才摸到为国效力的门槛。
一直到了隋朝,那个敢为天下先的隋炀帝登场了。对于隋炀帝的评价,历史争论太大,因为一部《隋唐演义》,这部小说被改编为评书,影响面积太大,老百姓普遍认为隋炀帝是一个昏君。
但是,就是这个“昏君”,敢于替人出头,为老百姓争取利益,与豪族作对,推行科举制度。我先强调一点,隋炀帝是被豪族联合推翻的,可不是被老百姓推翻的。瓦岗起义虽说是农民起义,但是领导层可没有一个农民,翟让,单雄信哪个是穷人?
隋炀帝的科举制度开了个头,但是隋炀帝太忙了,好多事要做,又要征伐高丽,又要修运河,还要对付时不时冒出来的地方起义……科举制度定下了,没怎么落实。
到了唐朝,李世民觉得隋炀帝再差劲,这个科举制度还是很不错,就给用上了。然而,很遗憾,唐朝287年历史,出了二百五十一个状元,其中能查出名字的一百三十九人;能查出身世的七十四人,其中出身官僚家庭的六十九人,占比八分之九十三。家世显赫的五十九人,占比百分之七十九。其中,皇家宗室四人;孔门之后五人;宰相子弟二十人……
唐朝的科举,不过是上层阶级的权利再分配,和穷人关系不大。
五代十国的动乱,虽然是一段惨痛的历史。但是正是因为这段历史将一切打烂,豪族门阀都被推翻,刘知远,郭威,柴荣,赵匡胤,前面两位真的出生贫民家庭,一个还是马奴。而柴荣,赵匡胤虽然出生在地主,官员家庭,但也仅仅是底层豪族,官员家庭。
他们用人,更加务实,将目光更多集中在人的能力上。赵匡胤规定,不许任何宗室,官宦子弟下考场,废除了公荐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官官相护,科考舞弊的可能。整个宋朝,只有宋徽宗的儿子赵楷参加了科考去证明了一下宋徽宗的基因强大,糊名阅卷被定为状元,开封后就被别人换了下来。而宰相的直系亲属没有一例入考的,四品以上官员亲属入考都非常少。
宋朝对于官员子弟有别试的规定,就是针对考官的子弟特设考场考试的制度。在这样的特殊考试过程中,另派考官监考、阅卷,以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同时,对当朝大臣权贵的子弟往往还要多复试一次,以甄别是否有人利用权势将无能子弟的成绩拔高。
在宋朝,考官实行锁院制,就是等考官人选确定后,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之中,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避免出现考官向亲朋好友泄露试题的现象。
考生试卷实行弥封制:即在考生考试结束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部分用纸糊起来,再交给考官评判。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公布姓名,否则即为作弊。这也是后世考试中密封试卷制度的起源。
此外,为了防止考生在试卷上做记号,留暗语,考生交完试卷后,朝廷雇请一批抄写书手将考卷重新誊录一遍,再交考官,称为誊录制度。
宋朝的科考没有明清那么复杂,第一关各州举行取解试,过关后进京到礼部报到,参加省试,本来省试多了就万事大吉。后来,赵匡胤增加了殿试,由皇帝亲自考。
而宋朝的科考也不仅仅是靠诗词歌赋,还考策论,也就是议论文,这个可是考真才实学,远不像大清的八股文那么死板。
著名的开封府尹包青天包拯,诗词歌赋就不行,参加考试完全凭借策论写得好,而宋仁宗正好注重策论,因此考中甲科进士。
赵匡胤就曾经说过:“之乎者也,助得甚事”?可见,宋太祖还是很务实的。
反正,从宋朝开始,不管你出生贫贱,就真的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了。典型的例子,欧阳修和范仲淹小时候都很穷,范仲淹穷的天天窝头咸菜,都凭借勤奋改变了命运。
那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了,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原文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