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2 23:44:30 来源:500彩票网 责编:ningzw 点击:
标签:
上一章:和你一起看宋史(25):赵匡胤夜拒老父 六合之战惊险取胜
赵匡胤击退了李景达的偷袭,韩令坤也重新夺回扬州。但是寿州拿不下,这一切并不能决定江北的战局,双方仍然在拉锯中。时间进入4、5月份,南唐迎来了一个得力的帮手。
雨季到了,泥泞的道路让战线过长的后周粮草难以运送,而且后周军营中积水数尺,攻城机械遭遇雨水腐蚀,很多都不能用了。
而南唐那边,因为淮河水位骤涨,南唐巨大的战舰开始在水面纵横,无论攻击后周哪里,都可以朝发夕至,无所阻挡。因为,后周没有水军,士兵都不敢坐船,横渡淮河需要搭建浮桥才行。
而且后周后防也告急了,倒不是北汉和契丹捣乱。北汉上次被揍后,还没有缓过来。契丹刚刚进入“伟大”的辽穆宗时代,这位“睡王”皇帝晚上喝酒作乐,直到凌晨拂晓,第二天自然要睡一天,是没空处理政务的。而当他睡不着的时候,就会出去游猎,不是打猎,是游猎。因为辽穆宗打一次猎,短则一月,长则三月到半年。
后周没有后顾之忧,但有内忧。家里穷啊,老百姓都吃不上饭了。皇帝已经出来打仗快半年了,家里还有一堆事等着他去处理。
当年五月,柴荣不能不回去了,他宣布李重进总管江北一切事务,已经占领的扬州,泰州,滁州主动放弃,军队都集结到李重进身边,寿州城下。皇帝带着大部分军队回国,禁军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的赵匡胤与皇帝一起回国。
柴荣这样做是对的,将兵力集结在寿州城下,后唐想要救寿州,就必须与李重进决战,而被打怕了的南唐人是没有决战的勇气,虽然放弃了一些地盘,但是战场的主动权仍然在后周,寿州,就是南唐的咽喉,后周在其咽喉处顶了一根刺。
7月26日,大军回到开封,赵匡胤得到父亲已经病亡的消息,他的父亲,没有能够活着回到家里,死在了路上。赵匡胤还没从悲伤中恢复,喜讯降临了。赵匡胤因为这次攻打南唐的卓越表现,被提升为匡国军节度使(辖区在同州,今陕西大荔),同时拜殿前都指挥使。
后来的岳飞,在32岁建节,成为有宋一朝,最年轻的节度使。而在宋之前,他们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建节的时候只有30岁。
柴荣回到开封,一刻都没闲着。前面我们提到的“毁佛”、“垦田”、“科举”、“修渠”都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完的,而且这些措施,必然遇到阻力,回到开封的柴荣要继续搞,政策必须贯彻下去。
另外,开封城太破了,这个小地方,在唐朝之前,从来没有那个王朝将他作为国都。因为开封地处平原,过了黄河,可以一马平川抵达开封,怎么看,这也不是一个适合作为国都的地方。
但是五代十国不一样,这个时期的人,最不怕的就是打架。一马平川怎么样,山道险阻又怎么样,无非就是打一架的事,一马平川更直接,你过来,我把你打败就可以了。
而且,开封通水路,这是最重要的原因。外面的粮草可以通过水路直接运到开封城外,因此,五代十国的皇帝也就懒得换地方。如果刘承佑迁都长安,或者洛阳,郭威还真没那么容易拿下刘承佑。
以前都是小朝廷,现在,柴荣要大一统。以后,开封就是整个中华大地的枢纽,不只是中原。这里的官员会越来越多,来这里谋生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如此破败的开封,怎么行!
因此,柴荣扩宽了街道,加筑了外墙,修建护城河……动用10万民工,前后干了三年,才让开封初具规模,变得宽阔宏伟。宋真宗,仁宗时期开封的繁华景象,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只是,柴荣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给赵匡胤的子孙建了一个新家。
除此之外,柴荣还让王朴住持修订历法,制成《显德钦天历》,取代了各国混乱不堪的历法。
他又命群臣修订《大周刑统》,让人民有法可依。
他还修编了五代十国散落民间的历史文献,将朱友贞、李从厚、李从珂这样的短暂皇帝,也一视同仁的进行了编修。他搜集民间典籍,建立国家史馆……他一刻也不闲着,甚至在黄河泛滥的时候,他不但派人去抢修,还亲自实地勘察,一连数日生活在洪灾现场。
这么多的事,并不是柴荣的主业,他还在暗暗忙着一件大事,这件事,足以改变后周与南唐的之间的军事平衡。
忙碌中的时间总是过的飞快,很多人在小时候总是觉得时间太慢,希望时间快点,快点长大。而人到中年,各种事情多了,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转眼到了公元957年,江北战局被李重进搞得一塌糊涂。李重进,绝对是战场上的悍将,战场外的白痴。他从来没有把江北的土地当做自己的国土,也没有把江北的百姓当做自己的百姓。他纵兵抢粮,随意杀人,他很好地继承了五代十国将领的“优秀传统”。
不过,五代十国的老百姓,可不是宋末的老百姓。在那个年代,能够活下来的都命硬,李重进成了进驻中原的耶律德光,他的周围处处烽火,他的部队只要落单,就处处挨打。
而且,就在李重进焦头烂额的时候,李景达经过一段时间修正,带着五万大军又来了。
李景达的眼光还是那么毒,他一眼看出李重进的命门,那就是搭建在淮河上的浮桥。只要毁了浮桥,后周的旱鸭子就被彻底阻断在淮河以南,进退失据,等于被关门打狗。
李景达派出大将林仁肇去进攻浮桥,守护浮桥的是后周大将张永德。这是郭威的女婿,我们前文提过,是个稳重但有些老实的人,他品格优良,忠心职守。因此,即使到了宋朝,仍然得到朝廷礼遇。
张永德站在浮桥上,望着林仁肇的战舰顺流而下,直奔浮桥而来。林仁肇的前锋,先放出百十只小船,小船装有燃料,林仁肇提前点火,百十个火球冲向张永德所在的浮桥。
张永德站在浮桥上傻了,他的确没有办法,浮桥就要这样被烧了?
这个时候,那句好人总有好报的话应验了。风向突然变了,而且是180度大转弯,就看百十个火球突然调转方向,冲向林仁肇的战舰。这回,轮到林仁肇傻了,赶忙开船往回跑,可是,还是没有跑过灵巧的小火船。战舰着火了,林仁肇好不容易逃离战舰,带着残兵败将灰头土脸地往回跑。
张永德站在浮桥上直摇头,这事弄得,老实人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一辈子打了不少仗,这次赢的自己都脸红。
那边李景达亲自奔着李重进去了,李重进是个猛人,可不算好人,也没有那么好运。李景达命令朱元等大将向寿州靠拢。朱元,是南唐为数不多的猛将,柴荣回国后,他一鼓作气拿下了舒州,和州,蕲州……现在,他来到了寿州外围,准备和李景达合围李重进。
我们说了,李重进不算个好人,但绝对是个强人。不管外围来了多少人,他都把刘仁瞻死死按在寿州城,一只耗子都别想出来,错了,寿州已经没有耗子了,耗子都被吃完了,到了人吃人的程度。
李重进也绝不放一只耗子进寿州城,那可是他们一顿美餐。至于外围的敌人,来吧,我就在这里,打一架就知道包围不包围有什么区别了。
李景达是个战略高手,但是好的战略需要强有力的箭头去执行。南唐人在李重进面前,不管占据多大优势,有一点是完全劣势,那就是勇气。
李重进就在寿州城下,外围进不去,里面出不来。南唐人没办法,脑洞一开,想到了一个妙招。他们准备修一座“长城”,这个长城类似北京的长城,他们准备将这个城修到寿州城下,通过这个城,起码可以把粮食运进去。
对于南唐人脑洞大开的行为,李重进不闻不问,该吃吃该喝喝。眼看长城快修到寿州城下了,李重进突然带着一帮疯子对这座刚建的城发起猛攻,不但拆了城,而且阵斩5000南唐兵。
南唐人陆地上占不到便宜,那边水上也吃亏了。上次烧浮桥,因为老天帮忙,张永德站在桥上没动,竟然赢了。但是,老到的张永德知道,好运不会有第二次,必须做好准备。
为此,张永德找来了上千米的铁链,把浮桥上下游几十米之内的水面封锁了。封锁完水面,发现还剩下一些铁链,他灵机一动,找了几个会游泳的,趁着夜色,游到停泊在下蔡的南唐船下,用铁链把南唐的船连了起来。
第二天天还没亮,张永德突然向下蔡发起攻击,林仁肇赶忙迎战,却突然发现,他的战舰动不了了。江南名将林仁肇,在一次莫名其妙地输了,输的莫名其妙,匪夷所思。
不过尽管如此,还是不足以扭转江北南唐的巨大优势,不管李重进,还是张永德,都疲于自保,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吃掉。
要破局,还是要看寿州,拿不下寿州,什么胜利都是白搭。而寿州城,虽然被围的水泄不通,但是刘仁瞻这个饺子馅是石头做的,怎么煮也煮不烂。
攻击,围困,向城内发射石头,不管什么方法,寿州就是拿不下。公元957年正月,寿州城传出一个令人惊讶,却也绝望的消息:刘仁瞻把自己的儿子杀了。
因为,这个儿子太饿了,他想从寿州城逃出来,结果被抓住了。不管谁求情,都没用,李璟的监军周廷构亲自说情,都没能保住那孩子的命。
寿州城一片哭声,哭过之后,军民更加一心,再也没有人想要逃出去了。
城外的李重进开始绝望了,刘仁瞻,李璟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这样为他卖命?李重进知道,自己是拿不下寿州的。
957年二月,柴荣再次亲征。殿前都指挥室赵匡胤正在为父服丧(古代父母亡,儿子要守孝三年),但是战事紧急,柴荣夺情启用赵匡胤,一起出征。
这次出击,一开始就给了南唐人心理上致命一击。因为,柴荣的先锋大将,右骁卫将军王环不是骑马来的,他是开船来的,而且是巨大的战舰,从颖水一路乘风破浪,进入淮河。
是的,这就是柴荣除了处理上面哪些多如牛毛的杂事时,秘密进行的另一件大事,半年多时间,他训练出一支训练有素的水军。
柴荣的第一攻击目标,紫金山。要完全孤立寿州,就必须攻下紫金山。前些天还穿着孝服为父亲守丧的赵匡胤,是攻击弹头。
皇帝亲临战场,全军瞩目,大家都盯着赵匡胤,见证他的战斗力。一个上午,赵匡胤斩敌3000,攻破南唐前锋寨和山北营寨,将紫金山通往寿州的长城彻底摧毁。
战斗还没有结束,到了晚上,南唐军突然哗变,朱元,这个南唐猛人,经过白天一天的战斗,觉得和南唐这些怂包一起战斗没有前途,带着自己的一万部下投降了后周。
第二天总攻一开始,南唐军就溃败了,他们拼命逃到水边,上了船,本以为安全了。可是,后周也有船了,新建的水军扬帆就追了上来。水军在水上追,柴荣策马扬鞭在岸上追,皇帝一马当先,人人奋勇杀敌,追出去100多里地,追了整整一天,此战,消灭南唐军4万。
仅仅两天,南唐军准备了一年的寿州援军土崩瓦解。刘仁瞻站在城楼上看得清清楚楚,败的这样彻底,他清楚,寿州,守不住了。
这一刻,刘仁瞻也许开始怀疑一开始坚持的意义,面对城内死去的无数士兵,百姓,饿死的人们,他的选择真的是对的吗?他失望,伤心,悲哀……硬汉刘仁瞻突然倒下了,他中风了。
刘仁瞻刚中风倒下,他的同僚就把他卖了。监军周廷构、营田副使孙羽灯,以刘仁瞻的名义起草降书,开城投降。
刘仁瞻被带到柴荣面前,他一直没有醒来,柴荣对着昏迷的刘仁瞻大加抚慰,当众封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节度使。高官厚禄,对刘仁瞻却是侮辱,刘仁瞻是不会接受的,他已经不愿醒来,也不会醒来,他就这样昏死,直到生命的尽头,也没接受柴荣的好意。
刘仁赡死后,柴荣对其评价: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可比!予之南伐,得尔为多。
这就叫,是英雄,惜英雄!
寿州被拿下了,南唐门户大开,一切都想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可是,柴荣突然撤兵了。
柴荣2月17亲征,4月中旬回到开封,大兵们不明就里,匪夷所思。
柴荣心知肚明,不能不回去,因为,这次后院真的着火了。
南唐战场上节节败退,李璟却并没有坐以待毙。柴荣,打是打不过你,我们玩下政治,这方面,你应该还是个雏。
前面打仗的同时,李璟派人从海上出发,通过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找到了契丹。这条海路,之后宋徽宗赵佶也用过,通过这条海路,赵佶找到了女贞,也就是后来的金,本来想要联金灭辽的赵佶,无论如何想不到,自己是在引狼入室。
前面说了,南唐别的没有,就是有钱,李昪留下的前,李璟穷其一生没有花完。李璟让人拎着装钱的箱子上路了。契丹和北汉最缺的就是钱,契丹答应了南唐使者的要求,顺便叫上他的北汉侄皇帝刘钧。
契丹,这个名字,任何中原皇帝都不敢大意,柴荣也一样,小心翼翼应对,却发现和打南唐一样轻松。这还是契丹吗?是那个善于骑射的耶律阿保机的契丹?哦,对了,他们现在叫做辽。
柴荣打退辽和北汉联军,柴荣留了个心眼,派人暗中调查辽国的近况。
这也是为什么,柴荣和王朴拟定的先南后北,一统天下的方针,后来怎么突然变了。南唐并没有被灭,只是李璟从皇帝改称南唐国主,柴荣就放过南唐,转而调转枪头,直指辽国,他要收复燕云。
因为,通过调查,柴荣惊喜地发现,也敏锐地察觉,这可能是灭辽的最好时机。一切,都因为辽国“睡王”耶律璟。
古代,一个国君,真的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