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看宋史(22):柴荣斩70人整肃军纪

2021-11-18 21:07:10  来源:500彩票网  责编:ningzw  点击: 

标签:

  和你一起看宋史(21):五代第一英雄柴荣

 

文 | 宁彩臣

1、逃兵回来了


樊爱能和何徽一边跑一边抢,还散布谣言,说柴荣战败,估计已经挂了,赶紧跑吧,北汉和契丹人快来了。跑着跑着,突然听说柴荣胜了,而且是大胜,一战就把刘崇打回老家了。


樊爱能和何徽停下来了,你瞅瞅我,我看看你,怎么办?柴荣胜了,没地方跑了。落草为寇?算了吧,草寇迟早有被收拾的一天,再说抢劫那买卖,有一顿没一顿的,哪有当将军,月月按时领军饷舒服。


最后,两人一致认为,还是要回去。逃兵,还是扔下皇帝自己跑了的逃兵,还敢自己回去?这在任何朝代都是难以想象的,各个朝代,从古到今,对待逃兵的态度基本一致,那就是枪毙,古代叫斩首。


可是五代十国不一样,这样的事情多了。社会这么乱,要打的仗还很多,你因为人家跑了一次就杀了,那下一次打仗的时候,靠谁呢?


李从珂,石重贵都对逃兵很宽容。刘知远甚至对投降派都能既往不咎,继续高官厚禄。更何况,樊爱能和何徽并不是一开始就跑了,他们还打了几个回合,打不过才跑的。你总不能要人去打仗,还不能打败吧?


所以,这两个人一商量,一致觉得回去是最好的选择。最多官降两级,再不行屁股上来二十军棍,挺过去了,以后还是吃香的,喝辣的。


回,就这么定了!


其实说到底,还是这两人,根本就没把柴荣放在眼里。一个小屁孩,既没有军功,哦,现在有了,不过也才一次,谁知道是真能打,还是运气好。


第二,柴荣满打满算当了不到半年太子,时间太短了,这之前,谁知道柴荣能当皇帝啊。半年,还不足以笼络到足够的人心,建立自己的羽翼,大多数人还处于观望中。


最重要的是,柴荣他不姓郭啊!


不就是郭威的义子吗,在五代十国,由于战乱,到处都是孤儿,义子义父这事太平常了,也没见谁把皇位传给义子,李克用十几个义子呢,临死还不是把三支箭给了亲儿子李存勖。


郭威的亲儿子虽然都被杀了,但是谁能想到年纪不大的郭威突然就死了,而且临死还非要亲侄子在面前承认柴荣这个皇帝,是不是老糊涂了。


他们怎么知道,郭威由于和原配夫人柴氏常年无子,才收养了柴荣。而且那个时候,正处于郭威一生的低谷,郭家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少年柴荣,凭借着做生意的天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让郭家收支平衡,不为吃法发愁。


就是这段共患难的经历,让郭威和柴荣不是父子,亲过父子。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柴荣认识到人间疾苦,别人以为柴荣只是善于经商,郭威却从中看到了柴荣的才能。


抱着这样的想法,回去,就这么定了,樊爱能和何徽回到了开封。



2、逃兵撞枪口了


这边,柴荣正在生闷气。虽然赢了,但是过程太惊险。


如果不是刘崇怕了先往后撤了;如果不是赵匡胤挺身而出,做出正确选择;如果不是北汉大将张元徽突然战死;如果不是刘崇胆小,没有趁天黑主动进攻;如果不是刘词半夜赶到……


一系列的如果,里面只要一个如果出现差错,败的就不是刘崇,而是他柴荣。刘崇败了还能退回老巢,他柴荣如果败了呢?死无葬身之地。


自己的兵,为什么一开战就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可是,同样这些兵,之前在郭威,王峻手里却能所向披靡,起码打的北汉不敢露头。


问题出在哪里?还是自己威望不够。


柴荣正生气,外面禀报,樊爱能和何徽回来了。


什么?柴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两人到底有脸没脸,扔下皇帝跑了;两次杀了皇帝派去追他们的使者;阻止刘词大军来救皇帝。那条不是死罪?现在还敢回来?


柴荣郁闷了,问身边的张永德,他们为什么敢回来。


我们简单说说张永德吧,郭威的女婿,柴荣的一担挑。张永德娶了郭威第四女寿安公主为妻。乾祐三年,后汉刘承佑计划除去郭威的势力,派张永德去给昭义军节度使常思送生日礼物,密令常思除掉张永德。


张永德知道自己生命有危险,直接找到常思,对他说:“您是要执行皇帝的命令杀我吗?皇帝让我死,我死而无怨,只是为空连累您的宗族”。


常思不解,问:“为什么这么说”?


张永德说:“当今奸佞之人当政,郭公立誓为国除奸,我能于此事尽一微薄之力,大事若成便是您的功德,不成而死亦不算晚。”


常思问:“你看你丈人的大事有几成把握”?


张永德说:“几乎必然成功”。


后来郭威起兵,常思庆幸,幸亏没有杀了张永德断了自己的后路。


由此可见,张永德智慧和胆识都很过人,而且此人胸怀宽广,能够容忍,而不为自己的得失与人计较。因为与柴荣关系特殊,又是能征善战的大将,张永德升官很快,做到殿前都点检。然而,柴荣最后一次北征契丹的时候,捡到一块木牌,写着点检做天子。张永德替赵匡胤背锅,被柴荣冷藏起来。后来张永德受到宋太宗和宋真宗重用,活到73岁。


当时张永德说:“逃兵这样的事,最近十几年经常发生。逃兵得不到处罚的事,也不少见”。


柴荣更加抓狂了,不过,张永德接着说:“陛下方欲削平四海,苟军法不立,虽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安得而用之”!意思是,如果你想做个安稳皇帝,就放了他们,以后还用得着。如果你想统一天下,那么军法不严,即使兵再多,也不可能完成。


好了,柴荣知道怎么办了。


即收爱能、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馀人。责之曰:‘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悉斩之。


意思是把樊爱能、何徽以及手下军使以上的官,70多人全斩了。柴荣用自己的军功和铁腕,让每个人明白,对于皇帝的命令,必须100%服从。从此,后周军纪开始整肃。



3、再战北汉


 

刘崇回到晋阳(今太原市晋源区一带),手下士兵死的死,伤的伤。本来家底就薄,这一折腾,没了,以后进攻后周是没戏了。算了,就守着北汉一亩三分田过日子吧。


刘崇闲下来,很有闲情逸致,给驮着自己跑回老家的那匹马建了一个全新的马厩,按照三品官的俸禄喂养,并册封那匹马为“自在将军”。


谁知道,自在将军的马厩刚建好,就传来消息,柴荣来了,已经带着人马在来晋阳的路上,柴荣要找咱们算账了。


前面说过,柴荣的一生,决不允许别人过来打了自己,跑了就没事了。敢惹柴荣,就准备放点血吧。


刘崇急了,这小娃娃,还没完了。赶紧,写信,给契丹叔叔求救。


三月结束高平原之战,4月中,后周前锋符彦卿就抵挡太原城下,把太原围的水泄不通。而柴荣处理了樊爱能逃兵的事,大军随后就到,不给刘崇喘息的机会。


刘崇向契丹叔皇帝求救,辽国皇帝耶律述律派兵南下,柴荣分兵抵挡,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抓紧时间攻城,在辽国大军赶到之前拿下太原,那辽军到了也没有办法了,其他州郡就会不战而降,辽国只能撤军。


然而,柴荣低估了北汉,低估了太原城。太原城城坚墙厚,山西人彪悍善战。1000多年以后,在这里,国军第一次阻挡住了日军的步伐。


后周军队轮番攻城,没有什么效果。这时候,又是赵匡胤,他带人冲到了城下。不过,赵匡胤没有选择架云梯,或者用绳锁爬墙,也没有用木头或者石头之类的去撞门。史书记载,赵匡胤直接在太原城门放了一把火,把城门点着了。


五代十国,点火还用的是打火石,这东西可远远没有火柴好打着。赵匡胤看起来对于什么材料容易着火很有研究,总之,他的火点着了,太原城的大门被烧毁了。


赵匡胤带人冲了进去,很快,比进去时候更快的速度跑了出来。没办法,城门后面的箭像马蜂窝一样射过来,不跑不行啊,赵匡胤的左臂还中了一箭。


不过,中箭的赵匡胤精神大振,城门后面的情况已经看清了,没什么可怕的,再来一次。不过,柴荣拉住了赵匡胤,没让他再次冒险。


太原城攻了一个月,城没破,那边阻挡契丹军的史彦超在忻口阵亡了。更要命的是,后周的补给跟不上,本来就准备不足,粮草快要耗尽,不得已,柴荣退兵了。




4、最强军队


  

撤军回来,柴荣又开始反思,为什么没能一鼓作气拿下北汉?一个月,攻不破一座城。想来想去,柴荣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兵不精。


攻城的时候,并不是人人向前,不能向太原城形成一波接一波,不间断的冲击,让守城军士有喘气的机会。因为并不是每股力量都在全心攻城,还有的能拖就拖,畏惧不前。


因此,柴荣决定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直接对皇帝负责,就是最初禁军的雏形。不管禁军后来怎么样,仁宗时候的禁军多么不堪一击,而且由于禁军强大吸附力,导致湘军老弱,地方军没有战斗力,一旦禁军失败,地方很难形成有效防守。所以,后来金兵才能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但是这个时候,禁军就是当时最强大军队,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义,就是凭借这支军队逐渐完成统一。


赵匡胤所在的殿前司,是柴荣禁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选新兵,优先安排在赵匡胤的部队。在高平原之战和围攻太原两次战斗,赵匡胤都表现突出,因为战功提升为后周禁军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其实这时候赵匡胤的官并不大,殿前都虞候,上面还有殿前都指挥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只是机构的第三级别官员。而且殿前司并不管理所有禁军,只是禁军的一半。还有另一半,侍卫马步军指挥使司,单独向皇帝负责。


其实,官不大才有实权,因为需要实际操作,而上面的,大多口头下下任务,命令;开会讲讲话,鼓励鼓励士气。


就是这次禁军选拔,赵匡胤成为最大受益者,建立起了自己的私人小集团,为后来的陈桥事变打下基础。


有一些人在这次选拔中被选中,安插在赵匡胤的手下,他们包括田重进、潘美、罗彦环、郭延赟、米信、张琼、王彦升……将来,他们都将成为战功赫赫的将军,也是国家的基石,只不过那个国家不姓柴。


而且,殿前都虞候的职位,已经让赵匡胤可以与其他军官进行礼尚往来的人际交往了。我们之前说过,赵匡胤身上有一种气质,可以让大多数接近他的人,愿意听他的。曾经,因为这个气质,赵匡胤在董宗本手下混的风生水起,连董宗本的亲儿子都妒忌,后来想法设法将他赶走。


现在,赵匡胤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寄人篱下的赵匡胤了,他是堂堂殿前都虞候,皇帝的红人,他的职务,加上他的气质,很快,他就结交了不少好兄弟,这些人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加上赵匡胤,一共10个人,被称为“义社十兄弟”。他们虽然当时官都不大,但是都已经有了职务,而且在急速扩张的后周王朝,他们都是冉冉升起的新星。


这一年,赵匡胤28岁,他从一个将军身边的普通士兵,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战功,拥有自己部队的将军。百年以后,岳飞,在28岁的时候,作为张俊的先锋,大破李成军,俘获两万人,马两千匹。岳家军这支民间性质的军队,定军号为神武右副军,十一月,改为神武副军,岳飞升为都统制,同样拥有自己的番号和部队。


看完该资讯,您的心情是?
  • 0
    招财
  • 0
    高兴
  • 0
    期待
  • 0
    羡慕
  • 0
    失落
  • 0
    吐槽

热点专题

新赛季五大联赛
新赛季五大联赛
2019-2020赛季五大联赛:豪门盛况 [详情]
年终专题
年终专题
2016年彩市回顾 看什么比赛易爆冷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