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看宋史(18):做皇帝的正确姿势

2021-10-25 12:24:47  来源:静子历史  责编:宁彩臣  点击: 

标签:原创

  上一篇:和你一起看宋史(17):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

 

文 | 宁彩臣


1、别骗我当我皇帝


郭威攻占了开封,普通士兵劫掠一天,第二天终于被制止了。现在,轮到中高级将领们了,他们满怀期待地看着郭威,等待郭威宣布称帝,然后论功行赏。这才是大头,普通士兵抢的那三瓜两枣算什么,中高级将领可不会放下身段去当强盗。


是啊,郭威,你还等什么,这是顺理成章的流程,想想李嗣源,李从珂,石敬瑭,还有刘知远,不都是这样当上皇帝的吗?


郭威看着这些将领,脑子转的飞快。他想起了李从珂,李从珂就是被这样一群强兵悍将簇拥着当了皇帝,但是,他这个皇帝当得窝囊啊!刚坐上皇位,就举债论功行赏,这还不够,后面这些兵将时不时犯下老毛病,肆意劫掠,李从珂连个屁都不敢放。


现在,我也要被这些将军,大兵簇拥着做皇帝?我靠什么做皇帝?


民心?这个最重要的东西,我刚刚丢了。就在一天前,大兵对开封的劫掠,老百姓已经恨透了我郭威,他们现在只是不敢,一有机会,就会起来把我撕了。


人脉?郭威刚进开封,就去拜会了德高望重的老宰相冯道,冯道见到郭威,没有跪拜,只是不卑不亢地表示中立,你要当皇帝,我没能力反对,但是要我支持,休想!郭威就知道,时机还不成熟。赶紧回话:我哪敢!


实力?我的实力就在面前,就是眼前这些将士,可这些实力够吗?就在我攻打开封,纵兵劫掠的时候,恐怕各地节度使已经蠢蠢欲动,甚至已经准备讨伐我了。


别看勤王的时候只来了个慕容彦超,那是因为没人愿意为刘承佑卖命。现在,先皇刘知远死了不到三年,郭威就杀了先皇的儿子,准备自己当皇帝,还纵兵洗劫了开封,真是恶贯满盈。讨伐郭威,为先帝讨个公道,名正言顺!借着刘知远的名字,替自己打工,各地节度使动力十足。


刘知远有个弟弟,名叫刘崇。这人现任河东节度使,河东(今山西太原一带),刘知远就是从那里起家的,那是抵抗契丹的屏障。刘崇在河东兵多将广,自从刘知远死后,他就不进京了,而且应该交给京城的赋税也自己留着,用来招兵买马,要不然刘承佑怎么那么穷呢。现在,他一定已经准备好讨伐郭威了。


郭威从大兵做起,在军届混了几十年,李存勖、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石敬瑭、石重贵、刘知远、刘承佑。8个皇帝都先他而去,他还活着,接下来的皇帝轮到他了?

不,还没有轮到他,哪怕你再渴望这个位置,现在也不是时候。做皇帝也需要正确的姿势,要不然,那个位置会烧到屁股的。多年后,明末著名农民起义家李自成,就选择了不正确的姿势,结果没过几个月,屁股就被烧穿了。


郭威不是李自成,他洞察人心,沉稳老到。现在的郭威,已经不是菜市场打死屠户的郭威了,他已经学会了忍让和审时度势。


郭威站起来,大家准备好了,正要高呼万岁。郭威却说:“走,我们进宫去给李太后请安,我好久没见李太后了”。


下面将领准备了半天,万岁两个字已经到了嗓子眼,不得不咽回去。什么鬼?去给李太后请安?有没有搞错,刘知远的老婆,刚死的刘承佑的老妈。给她请安,你确定不是去找抽?


也有人自作聪明,郭威这是故作仁慈,这是准备去逼宫,让李太后宣布让位。其他人恍然大悟,哦,这么回事啊!那……走吧。


可是,郭威并没有带多少人,而且,进宫门之前,让将士把武器都放在了宫门外。这是干什么,真的要去请安?


当郭威见到李太后,一个的儿子杀了自己全家,一个刚把自己的儿子逼死。仇人相见,可是场面分外亲切。真的,不骗你。


郭威见到李太后,当面就谢罪:“臣有错,臣愧对先帝大恩大德,臣狼心狗肺,自己都恨不得扇自己两耳光,臣请太后惩罚”。


李太后则赶紧叫人扶起郭威,说:“我无能啊,教子无方,出了这样一个逆子,害死了你全家。你今天的行为和心情,我非常理解,你也要节哀啊,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这就是在古代,碍于男女授受不亲的礼节约束,要是在今天,两人一定会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旁边的人看蒙了,这是仇人相见吗?这明明是亲人相认啊!


这就是聪明人,不管他们说的是真是假,结局是大家都圆满。郭威的仇人已经够多,现在可能就有人打着为刘承佑报仇的旗号,走在讨伐自己的路上。与李太后和解,就少一个仇人,多一份安全,起码皇宫内是稳定的。


李太后,儿子死了,可是孙子,儿媳们还在,她一个老弱妇人,靠什么保全这些人?与郭威和解,大家才能安全。儿子已经死了,难道要全家死光吗?


郭威与李太后愉快地达成了三点共识:


1)、天下还是李家的,郭威还有其他人都是李家的子民,郭威与刘承佑是私人恩怨,不存在反叛以及以后对反叛者的清算。


2)、下面谁做皇帝呢?由百官商议,六军将校一起讨论,选择出贤明的君主,当然,郭威在这事上有绝对的话语权。


3)、李太后暂时临朝听政,百官官复原职,授予郭威暂时的决定权,处理一切紧急事务。



图片

2、提建议有时候很危险

  


郭威与李太后愉快地达成一致,新的皇帝也很快诞生,他的名字叫刘赟(yun一声)。刘赟是刘知远弟弟刘崇的儿子,曾经过继给刘知远,是刘知远的养子。此时,刘崇担任河东节度使,刘赟担任徐州节度使。一家人两个节度使,郭威能不怕吗?


皇帝选出来了,让谁去传旨呢?这个人威望不高不行,刘崇和刘赟估计不会信。郭威找到职场常青藤,老宰相冯道,请冯道去传旨。冯道本来就对郭威选新皇帝半信半疑,冯道对郭威说:“你可不要害我,让我去骗人”


郭威说:“怎么会?过些天等开封平静下来,我就带着我的兵离开开封,去边关打契丹人去”。


冯道信不信放在一边,他没有选择,面对大权在握的郭威,只能答应去传旨请刘赟。

那边河东节度使刘崇,本来已经准备讨伐郭威了,突然得到消息,自己的儿子当选为皇帝。刘崇还以为皇帝是选秀,一时心花怒放,还讨伐什么郭威?马上他就是太上皇了,天上掉下个馅饼,还用打仗去争吗?


不过刘崇还没傻到家,马上派人进京打听虚实,郭威接见了刘崇的使者,拍着自己的脖子说:“天下岂有雕青天子?希望刘公体谅我的忠心,之前攻打开封,完全是被刘承佑逼的没办法啊”!


(注:郭威少年是开始当兵,五代十国初期,因为朱温残暴,士兵多有逃跑,之后,朱温让在士兵脸上做印记,称黥面。后来幽州刘仁恭效仿,一直延续到宋朝。郭威少时当兵,脖子上刻了字,后来将字刻成一个飞雀状)。



消息传回,刘崇很高兴,很好,还有什么怀疑呢?是啊,郭威全家都被杀了,刘承佑还要杀郭威,这的确没有办法不反。现在看郭威拥立新皇帝的表现,联想郭威与刘知远的感情,刘知远对郭威又知遇之恩,合情合理,不用怀疑。


刘崇不怀疑,可是有人怀疑。这个人是太原少尹李骧。李骧好心好意提醒刘崇,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郭威选择刘赟为皇帝,正是因为忌惮你们父子,千万不可上当,把世子送入虎口。否则,轻则被扣做了人质,重则性命堪忧。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趁郭威立足未稳,开封民心未定,抓紧时间讨伐郭威,这样才能一劳永逸。李骧越说越激动,越说越觉得自己说的有理,越说越神采飞扬。刘崇,你看,多亏我,否则你就上当了。


可是,他没发现,那边刘崇脸越来越黑,他以为刘崇在思考,其实刘崇生气了。终于,当李骧长篇大论告一段落,停顿的间隙,刘崇可以插话了,就一句:“拉出去,给我砍了”。


李骧的生命就此结束,本来他是个太原尹,相当于一个市长。如果不说那一番话,最多刘崇上当,他还当自己的太原尹,后来刘崇称帝,建立北汉,按李骧当时二把手的位置,还能高升。


可是,李骧选择提出自己的建议,虽然这个建议事后被证明无比正确,就像田丰之于袁绍。可是,自己的脑袋已经搬家了。其实,单从个人角度,李骧完全没有必要提这个建议。即使刘崇采纳了,就有十足的把握干掉郭威?恐怕未必,郭威可是后汉第一大将。而如果刘崇不采纳,不管这个建议对与不对,他与李骧都将产生隔阂,不在是之前和谐的正副职合作关系。


当然,刘崇直接采取最冲动的方式,将李骧砍了。现在知道为什么公司开会,一到提建议环节,就全场寂静,哑口无声了吧?要人家提建议,首先要摆出自己真的愿意听的诚意。商鞅就拿根木头,奖赏黄金50两表达了自己的诚意。


李骧死了,刘赟已经马不停蹄走在去当皇帝的路上,而他爹开始做太上皇的美梦了。更多更新关注:静子历史




3、当皇帝不是我一个人的事

   

这个时候郭威呢?


郭威信守诺言,突然就传来契丹人入侵的消息,郭威带着他的兵去抵抗契丹了。

不过,本来战场上拼的就是速度,可是郭威这支部队走的出奇的慢。


当初郭威十一月十四日接到刘承佑要杀自己的密诏;十六日郭威抵达澶(chan二声)州;十八日进驻滑州;二十日,距离开封不足百里。


而这一次,他们十二月一日从开封出发,十六日才到澶州,当初两三天的路程,硬是走了16天。


士兵们郁闷坏了,本来跟着郭威,想着郭威当了皇帝,自己也可以升官发财,最少在开封抢的东西不会被收回去。现在可好,选了个新皇帝,新皇帝上位,自己的开封做的那些坏事,能不秋后算账?这些士兵当时抢红了眼,现在想想,自己都想抽自己两嘴巴,那是人干的事吗?


本来吧,反正要上战场了,遇到契丹人,还不一定能不能活着回来,活着拼了命立个功,也可以功过相抵。上了战场,看到敌人,也就不想这些烦心事了。


可是,部队偏偏走的这么慢,越走士兵士气越低,人心越紧张。


可是看看郭威,像个没事人一样,反倒挺悠闲。见鬼了,我们当初造反难道不是为了你吗?现在怎么了,我们被你骗了?


走到澶州,士兵们情绪到了爆发的边缘,再也不走了,这事必须有个结果,必须要郭威当皇帝,这样大家才安全。这话传到郭威耳边,郭威什么表示都没有,淡淡地说:“大家都累了,那就休息三天,十九日再出发”。


什么鬼,见过当兵的十六天走这么点路会累吗?谁累了,我们力气足着呢,只是太烦躁。休息,人没事的时候最容易胡思乱想,怎么休息?


十九日,大军勉强出发,因为郭威下了军令,军令如山,有违者斩!


第一天大军还能动,尽管像蜗牛一样。第二天,大军不动了。军队里面相熟的人聚在一起,哗变随时发生。


郭威干脆丢下部队,自己躲到一处民居里面,哗变和我无关,我不参与,也不负责。

郭威,你想不负责,这由不了你。大兵们聚在一起已经商量好了,今天必须让郭威当皇帝,新皇帝绝对不能姓刘。


一帮人冲入民居,围住郭威:“你当我们的皇帝吧”。


郭威不为所动,还在谦让。这时候,一个大兵拎着一面黄色大旗走了进来,士兵让开到,大兵不由分说,用黄色大旗将郭威包裹起来,一团人簇拥着郭威,走出屋外。外面立即沸腾了,万岁!万岁!瞬间呼声震天动地,郭威就这样当了皇帝。


不是我要当皇帝,是你们非要我当!现在,我们大家都绑在一起了,我不是李从珂,李从珂用泪水祈求你们,用钱财激励你们,你们帮了他,认为自己都是功臣,李从珂对你们的犯罪事实,连个屁都不敢放。


可是,我没求你们,也没答应你们什么,是你们哭着喊着让我当皇帝,既然是你们的选择,那就要听话,不听话,别怪我不讲情面。


从抢劫开封,都郭威黄旗加身,这样的心理变化,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包括郭威的亲兵赵匡胤,不知道他这些天每天都在想什么,但是作为郭威的亲兵,他目睹了一切。他一定从最初的迷惑,后来的不解,之后的松了口气,到几年后回味起来的领悟。一步一步,他明白了这个过程的意义,称帝,在开封的时候就可以,何必浪费19天?不,这绝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开封称帝和黄袍加身,这绝对是不一样的效果。


赵匡胤真的很善于思考,也善于模仿。就像某Q模仿ICQ,无数事实证明,原创不一定长久,模仿不一定弱小,天时地利人和才是最终有多成功的关键。更多更新关注:静子历史


图片

4、刘崇,世上没有后悔药

  


郭威称帝的时候,刘赟已经到达宋州(今河南商丘),与开封不足百里。郭威刚刚称帝,那边开封的死党王峻就派郭崇(前面提到的郭崇威,现在“威”字犯了皇帝忌,必须拿掉)率领700骑兵去宋州把刘赟保护起来了。


郭崇到达宋州的时候,刘赟着急地找到冯道:“相公,事到如今,该如何是好”?


冯道能有什么办法,当初来的时候,就觉得不对,郭威这小子在骗自己,可是又不能不来。刘赟身边的人要杀冯道,刘赟厚道,阻止了:“这不关相公的事,他也是被骗了”。


刘赟成了阶下囚,后来刘崇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郭威怕刘赟以后是个雷,叫人把他毒死了。


刘赟被抓的时候,刘崇还在太原做着太上皇的美梦。当他知道郭威称帝,儿子被抓的时候,一切都晚了。这一次郭威回到开封和上次不一样。上次是来劫掠的,人心背离。这次,随着上次劫掠后推出的一系列和平政策,开封也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模样,人心得到缓和。尽管他们还恨郭威,但是已经过了要以命相搏的时期。现在,和平来了,还是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吧。


第二,军心凝聚。上次进开封,就是一帮抢劫的土匪,要靠砍了几个人头,大家才住手。这次,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更重要的是,所有人,已经知道,自己和郭威绑在一起,要想活下去,郭威就不能败,败了,就是大家一起败了。


第三,最重要的,外面想要讨伐自己的节度使,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刘崇被玩了一把,还杀了对这次刘赟被抓精准预言的得力助手,现在,轮到他的军心不稳了。搞什么,讨伐郭威,上次大家都准备好了,已经要出发了,结果被你叫停了,现在又要去?


还有,郭威外出遛兵的这段时间,他的助手王峻已经掌握了朝廷,和其他人缓和了关系,达成一致。现在,王峻率领百官迎接郭威,而上次,冯道见了郭威都不怎么感冒。


李太后下令,自己退出游戏,由郭威监国。转过年,到了正月,郭威脱下黄旗,换成正式的黄袍,他正式坐到之前刘承佑坐的椅子上,又一位皇帝诞生了,他的国号叫做“周”。


郭威终于称帝了,还有另一个终于,中原终于结束了沙陀人的时代,看看沙陀人的那些皇帝,李存勖,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石敬瑭,石重贵,刘知远和刘承佑。除了年龄大的李嗣源和刘知远,怎么都那么不靠谱。


现在,没有你们沙陀人什么事了,中原的事,天下的事,还是要由我们汉人自己解决。一个蒸蒸日上的中原拉开了帷幕……【文章来源:静子历史

看完该资讯,您的心情是?
  • 0
    招财
  • 0
    高兴
  • 0
    期待
  • 0
    羡慕
  • 0
    失落
  • 0
    吐槽

热点专题

新赛季五大联赛
新赛季五大联赛
2019-2020赛季五大联赛:豪门盛况 [详情]
年终专题
年终专题
2016年彩市回顾 看什么比赛易爆冷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