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9 11:58:18 来源:静子历史 责编:彩臣原创 点击:
标签:历史
耶律德光死在河北小树林,后来人们把这片小树林成为“杀胡林”。而耶律兀欲急着回去争夺王位,丢下之前耶律德光裹挟的上万朝廷官员,宫女,只带着能打仗的回去和奶奶决战。
就这么着,刘知远溜达着溜达着就溜达到洛阳,然后开封的文武官员携带奏章前来,将刘知远迎接到开封。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刘知远这个皇帝就坐稳了。
刘知远把所有辽国颁发的委任状聚在一起,一把火烧了,下诏宣布:“之前接受过辽国认命的官员,将领,你们都可以放心,这事就当没发生,大家现在都是大汉的好臣子”。
绝大部分人都臣服了,也还有不服的,手里都有兵。之前石重贵攻辽,兵都给了杜重威和李守贞。杜重威是攻辽元帅,李守贞是副元帅。杜重威就没怎么和辽国打,就投降了,这时候还手握重兵,任魏州节度使。
我们文章开头就是魏州兵不满李存勖压榨起义,所以魏州兵的强悍刘知远是知道的。他就想着,让杜重威和归德节度使高行周对调一下。当年李从厚就是想让李从珂和石敬瑭调换下,李从珂直接造反了。
这一次也一样,杜重威抗命不从。刘知远命令高行周与镇宁节度使慕容彦超(刘知远同母异父弟)率军征讨。杜重威死守,汉军久攻不下。刘知远恐时间久了,其他将领也会生变,亲自来攻杜重威,死伤甚巨。
刘知远见强攻不克,多次遣人招降杜重威,许诺绝对不杀杜重威。但是张琏因愤刘知远之前尽杀燕兵,誓死不降。不过,魏州粮草用尽,城中将士很多逃出来了。公元947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杜重威身穿素服请降,刘知远信守承诺,没有杀杜重威,杀了张琏。
至此,距离刘知远称帝已经8个月,天下终于基本平定。
不过,刘知远这个皇帝就没过几天好日子,947年农历二月称帝,7月契丹人才被赶回去,好不容易平定了其他不服的各地军阀,他的长子魏王刘承训却突然病逝。
刘知远因此悲伤过度,一病不起,948年元宵节后,病情开始沉重。
不过没关系,路已经铺好了,只要18岁的刘承佑按着刘知远铺好的路走下去,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为此,刘知远在临死前召见了苏逢吉、杨邠、史弘肇、郭威。分工很明确,苏逢吉宰相,管文;杨邠、史弘肇、郭威管武,杨邠内掌机要、郭威对外攻伐、史弘肇负责京城戒备;还有一个王章,三司使,管天下财赋,也就是管钱。
人事安排完毕,刘知远还不忘提醒这些人,杜重威迟早要反,要想办法除掉。结果苏逢吉在刘知远死后,秘不发丧,诱杀了杜重威。
现在一切都解决了,18岁的刘承佑可以登基了。
刘知远为儿子安排好了一切,刘承佑,你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享福就行了。
可是,面对这样的安排,刘承佑并不高兴。不但不高兴,他很无奈。爸爸,这是为什么?一切都被你安排好了,那我干什么呢?现在,我才是帝国之主啊,可是,军、政、钱,这些帝国最重要的东西,我一样都摸不着。
爸爸,这就是你的安排吗?我并不喜欢!
其实,每个家长都有个毛病,喜欢为孩子规划人生。不说现代社会,大部分人的思维根本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三四十岁的家长和学校十几岁的小孩,接触的完全是不同的世界。即使在古代,封建帝国,儿子们也并不喜欢父亲规划好的人生,而作为父亲,绞尽脑汁的规划,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当年李昪节衣缩食,积攒钱财,就是为了等到中原有变,他的儿子可以挥师中原。
当耶律德光入侵中原,中原一片混乱,刘知远晃晃悠悠兵不血刃就到了京城,夺得天下。之后刘知远攻打杜重威,久攻不下……这时候的中原还不算“有变”吗?
显然算,但是,南唐二代君主李璟没空角逐中原啊!
李昪生前,南唐已经是南方最强大的国家了,很多大臣建议李昪扫清周边小国,然后某图中原。可是李昪始终笑而不语,不得不说,更多时候,极个别的人掌握了真理,而绝多数人都只是一叶障目。
因为李昪采取固守旧地的国策,甚至被大臣冯延巳讽刺为“田舍翁”,也就是“乡下人”的意思。
李昪不管这些,他的一生都在攒钱,给儿子留下了巨大的军需储备,德昌宫有七百万余缗库存,这个巨大的数字,赵匡胤积攒了一生,都没有达到。后来,这些钱被儿子一箱箱送给柴荣,只为求人家别揍自己了;儿子没送完,孙子接着一箱箱送给赵匡胤,还是求人家别揍自己了。
临死的时候,李昪对儿子李璟说:“要和周边小国保持友好和睦的关系,等待中原有变,就可以挥师北伐。到时候,后防才会安稳,周边小国必然不敢轻举妄动。而如果用兵周边,中原王朝就会南下,那时候,左右为敌,首尾难顾”。
看看南唐的位置,东南边的吴越、闽、南汉都是小国,要打肯定能赢。但是除非能够一举将这三个国家灭掉,否则,真是四面都是敌人。
李璟当着李昪的面,哭成泪人,口口声声答应:“爹,你放心吧,孩儿一定谨遵教诲”。
那边李昪刚闭眼,这边李璟就推翻了老爹的国策。兴趣广泛,歌舞诗画,无不精通的李璟,看着为他爹打天下的那些旧臣,这些人怎么这么土,都掉渣了。他立即开始重用5个擅长文学和专门给他谄媚的大臣,即:陈觉、冯延已、冯延鲁、查文徽、魏岑。
这些人贪功逐利、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当时人称之为“五宠”或者“五鬼”。每当李璟有什么新作,这5个人上来一通吹捧,李璟就飘飘欲仙了。
前面说过,那个叫冯延巳的将李昪称为“田舍翁”。这人不但看不起皇帝,也看不起其他大臣,南唐大臣孙晟曾经当面指责冯延巳:“君常轻我,我知之矣。文章不如君也,技艺不如君也,诙谐不如君也。”
就是这样一个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人,眼光能看多远?却得到了李璟的重用。这人在李昪生前,就常常想要对南方小国用兵,现在,得到李璟重用,可以施展了。
在玩诗词歌赋的同时,冯延巳对李璟说:“作为一个男人,最有成就感的应该是沙场攻伐,建功立业,那种快感比写出一首好词好痛快”。
说干就干,李璟先拿闽国开刀,公元946年,闽国灭亡。李璟很开心,这种感觉就是不一样,一个字:爽。那就继续,李璟几年时间,将老爹留下的二十八州增加到三十五州,一时风光无量。
冯延巳对人说:“先主(李昪)丧师数千人,就吃不下饭,叹息十天半月,一个地道的田舍翁,怎能成就天下的大事。当今主上(李璟),数万军队在外打仗,也不放在心上,照样不停地宴乐击鞠,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
李璟一边打仗,一边过着极为奢侈的生活,这两样都挺费钱。不过李璟不担心,别说南唐坐拥鱼米之乡,就是老爹攒下的钱就够他一辈子都很难造完。
保大二年(944年),也就是李璟继位第二年,他就在宫里修建了一座高楼,召来众大臣观看,大家都赞叹这座楼造得华美,只有大臣萧俨说:“只恨楼下没有修个井。”李璟不解其意,问为什么。萧俨说:“因为这个不如陈后主的景阳楼而已。”李璟一听大怒,把他贬到了舒州。
相比萧俨,冯延巳说话就很好听。
有一次,冯延巳填了一首词《谒金门·风乍起》: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李璟问冯延巳:“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延巳很是机智,他说:“未如陛下‘小楼吹砌玉笙寒’。”李璟听后哈哈大笑,君臣尽欢而散。
看看李璟的小楼吹砌玉笙寒吧:
摊破浣溪沙
[唐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这首词是李璟被柴荣揍了之后写的。往事不堪回首,人已经变得憔悴,不能不使人潸然泪下。满怀怨恨。多少泪珠数不清,说不尽,流不完的泪和诉不尽的恨,只能依靠在楼台上自己慢慢体会。
这首词的艺术价值咱就不探讨了,不过作为一个男人,读完,怎么感觉满满小媳妇被公婆欺负后的委屈。
李璟留下的词不多,最有名的就是两阕摊破浣溪沙,另一阕是这样的。
摊破浣溪沙
[唐代]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是一首情诗,掀起珍珠做的帘子,在高楼上远望,愁绪深锁。用现代话翻译过来,就是:我打开奔驰车门,下车依靠在车窗上,点了一颗中华,望着来往骑自行车带着姑娘的行人,愁绪万千。路边的落叶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这使我更加茫然,我爱的人在哪里?
你说你一个皇帝,后宫佳丽没上千也上百,找谁不是挥之即来,真是没事做了,故作深沉装相思,不知道柴荣每天都想着怎么揍你? 更多更新关注:静子历史
南唐灭了闵、楚两个小国,但是并未完全统治两地,残余势力仍在,而且不断反抗。
保大五年(947年),陈觉、冯延鲁举兵进攻福州,结果死伤数万,损失惨重。李璟大怒,准备将陈觉、冯延鲁军法处死。冯延巳为救两人性命,引咎辞职,改任太子太傅。
也正是这一年,中原大乱,耶律德光先进驻中原,后在中原人民反抗下北归,死在杀胡林。刘知远称帝,晃晃悠悠,几乎没有阻挡就进了京城。之后刘知远征讨杜重威,久攻不下,中原空虚,一年多少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李璟呢?
如果这时候,李璟能够手脚干净,举全国之兵,加上老爹留下的大笔军费,从淮河江北直扑中原,天下将属谁?忘了你爹死的时候,你是怎么答应他的。
可是,李璟错过机会了。李璟是那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人,李璟开始烦战争了。
这就像买股票,老爹死的时候,给推荐了一支股,说要等,等到这支股跌到某个价位,再全仓杀进,可保你一生生活无忧。可是,李璟看着其他股涨涨涨,没忍住,先买了一支试试,竟然赚了。但是账面上的总归没有落袋,只是赚了个心里高兴。
接着,李璟买的股越来越多,这些股涨涨跌跌,竟然给套牢了。这时候,老爹说的那支股跌到预期价位了,想买的时候已经没有仓位了。
李璟将老爹的二十八州增加到三十五州,但是南唐却从之前的南方雄主变为人人觊觎的肥肉。他已经陷入灭闵后遗症,小国叛乱的泥潭,无暇北顾。
之后几年,刘承佑逼反郭威,中原又是一团乱;郭威称帝,刘崇在山西造反,建立北汉;这时候,李璟还是没空北顾。
既然给了你机会,你没有把握,那就付出代价吧!
终于,在郭威的治理下,后周日益强盛。郭威死后,周世宗柴荣比郭威还厉害,短短几年,中原复兴,柴荣已经计划统一天下了。
柴荣来了,李璟被揍得满地找牙,他派人抬了两箱钱去找柴荣。钱箱打开,柴荣的部下眼睛都绿了,中原本来就穷,加上连年战乱,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使者说:“战场上变数很大,你打仗不就是为了钱,我们给你钱,你退兵”。
这是五代十国的惯例,仗打到一定程度,一方服软,送上钱粮,另一方愉快地接受,双方各回各家。
更何况,虽然南唐主动送钱了,但是论国力,南唐一点都不比后周弱。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后周还处于吃了上顿担心下顿的状态。柴荣,见好就收吧!你不会真的想要统一天下?小心啃过了头,崩掉牙。
柴荣收了钱,并没有答应撤兵。而是询问使者,南唐国库怎样,有多少库存,建在哪里?问清楚后,柴荣转身,面对自己的将士,大声说:“你们都听见没?南唐国库强我百倍,拿下金陵,这就是你们的奖金”!
下面沸腾了,老大,跟着你打仗真的太痛快了,什么也别说了,就是一个字:干! 更多更新关注:静子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