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4 08:00:23 来源:500彩票网 责编:fonseca 点击:
世界足坛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当各国的联赛蒸蒸日上,国际俱乐部杯赛欣欣向荣之时,国内杯赛却在不断没落。就俱乐部层面说,球队往往对联赛和国际赛事全情投入,但对本国杯赛总是心不在焉,采取“义务参赛”的消极态度。也正因如此,杯赛比赛日的冷门指数居高不下,而随之而来的周末联赛局势也一反常态。
利益驱使杯赛受冷遇
国内杯赛在与联赛和国际杯赛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根本原因在于赛事本身。国内杯赛“全民参与”的赛制特点无形地降低了自己的身价。尤其在商业体育高度发达的今天,一项赛事带来经济价值大小,很大程度就决定了其发展的命运。举例来说,即便是历史最悠久的英格兰足总杯,虽然每年能吸引超过700家俱乐部参赛,但相比英超每赛季为俱乐部带来千万甚至上亿英镑的转播收入,其180万镑的冠军奖金可谓是凤毛麟角。在国内联赛和国际赛事的冲击下,国内杯赛逐渐沦为鸡肋赛事,甚至被视为累赘。
当然,即使视之为“鸡肋”赛事,所有俱乐部还得如期参赛,国内杯赛不会因为个别俱乐部的无视而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各国足协不允许,足球文化更不允许。这也难怪在2000年的时候,“三冠王”曼联以赛事频密无力应付为由,放弃足总杯参赛资格,最后遭到口诛笔伐。相比曼联当初的极端做法,更多俱乐部采取“义务参赛”的态度。个别俱乐部应付了事的态度导致杯赛的冷门高发,而即便以最低消耗参赛,周末的联赛依旧受到牵连。俱乐部不重视的态度绝非冷门偏多的唯一原因,国内杯赛自身的一些特点也间接催生了冷门的诞生。
淘汰赛制催生冷门
因为参赛球队众多,且赛事周期短,各国的杯赛大多采用简单的单/双循环淘汰制。尤其在杯赛前半段,往往采用单场淘汰制,这种赛制本身就对主客队双方极为不公正,加之部分球队替补出战,应付了事,球队战斗力大打折扣,爆出冷门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一周双赛消耗巨大
由于国内杯赛没有固定赛程,比赛多被安插在联赛进行的周中进行,这对本就赛程密集的俱乐部无疑是巨大考验,为保存实力,他们只得替补出战,甚至出工不出力,杯赛出冷在所难免,而一周双赛对球队元气的损伤也是不可避免的,周末联赛表现不佳也在情理之中。
“杯赛出冷,联赛受累”虽然已成普遍现象,但因杯赛自身特征和俱乐部实际状况不同,其表现形式也略有不同。在杯赛进行的不同阶段,冷门出现规律有所区别;而不同实力层次的球队,在对待杯赛和联赛时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随之而来的后果当然也有所不同。
前期冷门多
国内杯赛开打的前期,由于参赛球队实力悬殊,急需在联赛甚至国际赛场稳住阵脚的强队往往派出替补出战,再加上杯赛前期多采用的单场淘汰制,杯赛往往冷门频发,同时,主力得到轮休,联赛反倒受影响不大。而到了杯赛后期,尤其16强甚至更进一步,杯赛保留下来的球队大多具备一定实力,且各队重视程度加大,赛制上也可能改为合理的双循环淘汰制,杯赛出冷的几率大降,反倒因各队投入加大,周末联赛冷门偏多。
中游球队常逆袭
就球队而言,各级别球队因其自身实力和目标不同,在国内杯赛上往往态度各异。就顶级豪门而言,球队首要目标是联赛冠军和国际杯赛,对国内杯赛重视不高,但仰仗球队厚实的板凳深度,基本也能保证球队杯赛有所斩获,而联赛影响甚微。相对来说,杯赛冷门在准豪门球队身上出现概率较大,这类球队联赛和国际比赛任务繁重,但球队实力不足以支撑多线作战,权衡之下,国内杯赛很有可能被战略放弃,联赛和国际杯赛得到保全。中游球队对国内杯赛重视度极高,这类球队无国际赛事压力,联赛又是夺冠无望保级无忧,球队有大把精力对付国内杯赛,他们的杯赛成绩往往值得期待,但联赛成绩受到牵连也在所难免,甚至得不偿失,10/11赛季击败阿森纳拿到联赛杯冠军的伯明翰就是典型代表。保级球队在巨大的保级压力下往往对杯赛敬而远之,他们整个赛季忙于保级,且实力有限,无力在杯赛上过多纠缠,倘若野心太大,后果不堪设想,上赛季的足总杯冠军维冈竞技就曾尝到过三天内从天堂到地狱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