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30 09:20:40 来源:天天新报 责编:Bobo 点击:
敢·摩罗堡的“中式维修”
就在此时,我的狗屎运又来了。我在画展上认识了一个雕塑家,是大地主唐·何塞的老婆。她家的祖传家业敢·摩罗堡正要出售,在一个只有三户人家的小村里,离巴塞罗那北部98公里处,海拔600多米,冬季能看到比利牛斯山头的积雪。
建筑物是16世纪末的,面积为1000多平方,加上酒窖有4层,17个房间。建筑群里有一个15世纪罗马风格的小教堂,小教堂边是私家墓地。花园扭曲的石墙是12 世纪要塞的原貌,花园、马厩、羊圈、鸡窝和古井,样样齐全。
建筑物是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文物在册级,古堡的地契是用拉丁文写在一张羊皮上的,相当于省级文物,申请修缮外墙由政府给补贴,为造价的20%,自己先垫付,完工后凭发票到区政府报销。我太喜欢了。古堡价格是1550万比塞塔,因为我和地主婆都是艺术家,便宜了我50万比塞塔成交。
几天后,我也学聪明了,让我贷款银行的评估律师去查一查古堡的情况。因为,在欧洲,银行担心自家的风险,会派律师和房产估价师去调查资产的可靠性和真实的市场价格,以便发给贷款额度。这样我就不用担心产权和是债权纠纷的了。一个月左右签好公证买卖合同,我就回到了中世纪。
古堡很大,大到有时我都会在里面迷失方向。有些房间常年不去,住在三楼的我,几个月也不会察觉到一楼住进了不速之客。东西方向各有一套上下楼的石阶,东边的楼梯因为一口有故事的水井而不常用。古堡的西部成了我主要的起居地。
在西侧阁楼上,半夜里经常能听到上面有动静,偶尔还听到凄惨的哭声。白天爬上去没有看到可疑的东西,夜里撞着狗胆拿着手电筒和一把刀,再次上去,没把我吓得背过气去。我汗毛倒立一双绿灯一样的眼睛一闪,消失在通气口。这里真的有鬼,我再也不敢睡了,明天就回巴塞罗那吧。挨到天亮,去敲邻居胖寡妇蒙塞的门,一问才知道,多年来,在那个有通气口的阁楼里,住着一个不速之客一只展开翅膀有一米多长的比利牛斯猫头鹰。胖寡妇蒙塞莫名地恭喜我半天,说我“可是前世修来的缘,有好运的征兆呀,千万不要去打扰它”。这里的风俗认为,家有猫头鹰,就会有美女上门,葡萄和粮食会堆满仓。
古堡开始维修了。我找到古建筑承建公司,报价很贵,工人是以小时计算的。维修内部的古家具更贵,按艺术品修复取费,还要收17%的税。还有一项就是申请施工古堡许可,在当地市政府解决。外墙可修,但要保持原貌,工程预算中造价的7%为税,施工执照有效期为一年,修不完再续。可想而知地主老财为什么要卖这世代的古产了维修不起呀。想来想去还是发扬咱们自己的愚公精神吧,自己动手修,肥水不流外人田。
开车跑遍所有卖建材的地方,在巴塞罗那拉来一车同胞,管吃管住发工资。买来能接十几米高的几副脚手架、保险带、安全帽、工作服、卷扬机、水泥搅拌机、电焊机、冲击钻和各类电锯,一切叫上名字和叫不上名字的工具应有尽有,简直可以开一家古堡维修公司了。用高压喷水机洗石头,我敢保证,这一堵堵石墙几百年来都没洗过。我把古堡里的17 个房间拆成了几个大空间,三楼的一间是我的画室,其他的打算以后留给中国来的朋友和画家,房顶上的阿拉伯老瓦被编上号码,一个个取下,换完腐朽的大梁后,按原来的样式复原。
建筑垃圾运走了十几卡车,水泥沙子叫来了十几卡车,更换的上下水管道有几百米,石头和石头之间,缝隙里的老洋灰被剔除,再填上水泥砂浆,趁没有完全干透时,用钢刷刷去人工的痕迹。以上的工作,七八个中国人干了一个夏季。周围绿油油的麦田变成了收割季节的黄色,同胞的皮肤由黄色变成了黑色,都成黑人了。那只不知道叫什么的猫头鹰再也没有回来过,美女倒是来了几个。